EN

隐没在历史中的节日之人日节(上)

2022-02-07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

被文字记载下来的时候

身影已经模糊不清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最初是为了做什么?


让我们沿着时间长河

探访这个神秘的节日


—— 人日


人日,俗称“上七日”,在农历正月初七。


0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日


将近1500年前,东魏孝静帝宴请百官,问:为什么叫“人日”?收获一片尴尬的沉默……最终还是编修《魏书》的史学家魏收回答:晋代董勋《答问礼俗》里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所以啊,初七就叫“人日”。

可见那个时候,关于人日的来源和内涵,大家已经很陌生了。


这段文字收录于唐代修纂的《北史》卷五十六,《北齐书》有同样的段落,估计是散失后从《北史》补回的。


次 序

鸡狗猪羊牛马人,这个顺序可大有来头。记载先秦礼制的《礼记》里说: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shǐ)。这是认为牛重于羊,羊重于猪狗,而马是国家打仗用的,更加贵重。

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日书》里讲每日做事的良忌,相当于老黄历“宜出行忌动土”之类,里面依次讲了祠父母、祠行、人、马、牛、羊、猪、市、犬、鸡、金钱、蚕的良日忌日,其中相同的7项正好是倒过来的顺序。

这个次序到宋代就出现把猪羊调换的现象,或许和宋人多食羊少食猪有关吧。


现在要隆重介绍南朝梁的宗懔(lǐn)所著《荆楚岁时记》,该书记录了大量当时长江中游地区的节庆风俗,其中就包括“人日”。

宗懔只比魏收年长约5岁,所以魏收答魏帝时估计没看过这部书。


“《荆楚岁时记》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相遗。”


这段引文出自文渊阁四库全书版唐《初学记》。北宋《太平御览》“人日”条引文相同。明《永乐大典》(残卷)“人日”条引用北宋《青箱杂记》转引北宋《西清诗话》的相关文字,用字略不同但断句相同(唯无又造华胜相遗句),可见唐至北宋时流传的版本大致如此。说这些是因为此书多次加注、又在元明时亡佚,今天所见内容时代不一,需细加辨别。


七 样 羹

又称七样菜、七宝羹或七种粥,现在还流传于潮汕、闽南地区。具体是哪7种菜,各地说法不一,其中多有葱、蒜、韭等,不知道和隋唐以前正月初一吃“五辛菜”的习俗有没有关系。


剪 彩 / 镂 金 箔 为 人

早期的实物资料很少,参考下唐代文物吧。


1.jpg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剪纸(出处见参考1)


这是一份珍贵的唐代实物剪纸,展现了一排梳双髻的直立人形,数量正好是7个,推测这就是人日特有的式样。


造 华 胜 相 遗

华胜,后来又称花胜,相遗即相互赠送。“胜”是一种发饰。史书记载东汉服饰制度,华胜是太皇太后、皇太后参加宗庙祭祀的饰品,连皇后都不用。

传说“胜”是西王母的标志性发饰,《山海经》说西王母“蓬发戴胜”。汉代盛行西王母信仰,画像石上常常刻画其形象。


2.jpg

山东汉画像石上的西王母(参2)


上图中间西王母头顶两端的装饰物就是“胜”。

“胜”有做成单个的,也有多个连在一起的。使用时可以用簪子穿过中间的孔固定在头上,也有背后自带小簪的。


3.jpg4.jpg

湖南长沙东汉墓(左)、江苏邗江东汉墓(右)出土(参2)


晋代的华胜更加华美,西晋贾充的妻子李夫人在《典戒》中说:(造华胜相遗)像瑞图金胜之形,又取像西王母戴胜也。

下图是2件东晋的金华胜(发挥想象力的时候到了),圆形那件一共有9个“胜”,三角形那件的“胜”在底部双鱼中间。


5.jpg  6.jpg

(参3)


登 高

和重阳节一样,这一天古人也有登高的习俗。


正月七日登高作诗

〔晋〕张望

玄云敛夕煞,青阳舒朝愥。

熙哉陵冈娱,眺盻肆回目。


02  隋唐时期的人日


人日在隋唐进一步发展,唐代把“人日”列入官方节日,朝廷每年此日举行宴饮,并赏赐群臣“彩缕人胜”这类节令物品,因此留下一大批官员的“应制诗”。节日习俗方面主要沿袭前代的食七菜羹、剪彩、造华胜和登高,出现的新元素有煎饼和梅花妆。


华 胜

唐代的华胜演变成菱形或方形的样式。


7.jpg8.jpg

唐墓石刻人物(左)和敦煌出土帛画上的女性形象(参2)


煎 饼

唐玄宗时期官修的《唐六典》记载有节日食料,包括正月七日煎饼。这个元素的内涵很丰富,到宋代部分再细谈。


梅 花 妆

传说人日那天,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含章殿檐下休息,有一朵梅花落在公主额上留下五瓣花印,过了3天才洗掉。后来宫女就争相仿妆,这就是梅花妆的典故。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人 日 诗


人日思归诗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三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

〔唐〕罗隐

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

不上寿阳公主面,怜君开得却无端。


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

〔唐〕戴叔伦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东阁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唐〕李适

朱城待凤韶年至,碧殿疏龙淑气来。

宝帐金屏人已帖,图花学鸟胜初裁。

林香近接宜春苑,山翠遥添献寿杯。

向夕凭高风景丽,天文垂耀象昭回。


人日在宋代又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具体如何,我们下期聊。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新春快乐!


参考及引用资料:

      1.李征.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1963—1965).文物.1973年:9-29+84
      2.冉万里.说“胜”.西部考古.2014年:150-190
      3.揚之水.金钗斜戴宜春胜——人日与立春节令物事寻微.中国文化.2014年:54-66
      4.尚民杰.人日疏义.文博.1994年:80-83
      5.傅光宇.“人日创世神话”献疑.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84-89
      6.常建华.中国古代人日、天穿、填仓诸节新说.民俗研究.1999年:64-73
      7.何红一.人日节与鼠嫁女.民俗研究.2000年:87-106
      8.李文澜.古代社会风俗的悖异及其意义——以荆楚“人日”的衍变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48-152
      9.韩养民.被淡忘的节日——人日.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51-52+75
      10.崔备瑞.人日风俗传承研究.云南大学.2015年
      11.陈秀云.安徽怀宁李店村人日习俗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12.王晓晖.白鹤梁题刻所见“人日”管窥——兼论对“人日”的创世纪误解.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