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隐没在历史中的节日之上巳节

2022-04-04


两千年以来,农历三月最重要的节日从上巳、寒食依次传递到清明。今天我们先来聊聊上巳节。

上巳节酝酿于先秦,成型于东汉,兴盛于魏晋南北朝,在唐代展现最后的盛景,宋代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1.png  2.png

上巳,顾名思义,最初的节日日期是干支纪日法中当月第一个巳日,比如今年三月初十的癸巳日。曹魏以后,和许多传统节日的发展历史一样,上巳节固定到了农历三月初三

1.png  2.png

上巳节的文化内涵主要有除灾去邪和婚育求子两方面,而且都与水有关。

《诗经》里有首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民歌《溱洧 [zhēn wěi]》,描写了春季郑国年轻男女在溱、洧河畔手持兰草,祓 [fú]除不祥并借以表达爱慕之情的风俗。


溱与洧,方涣涣兮。

溱水洧水不断流淌。

士与女,方秉蕑兮。

小伙子和姑娘拿着兰草在河边相遇。

女曰观乎?

姑娘说,一起去看看风景吗?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小伙子说,已看过了,不过再看看又何妨?


那时上巳节还未成型,不过水边、男女相会、祓除等基本要素都已出现。

 [fú],是一种除灾去邪的巫术,一般以(仪式性的)水洗、火烧、扫除或者借助鲜血、特殊植物等完成。《溱洧》描写的场景,用的是兰草。

西汉韩婴为这首诗注释:谓三月桃花水下之时,执兰祓除。只说到月份,没有说到具体日期。东汉薛汉、杜抚师徒再次注释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秉兰草,祓除不祥。这里明确提到“上巳”这个具体日期,可见东汉时上巳才正式成为节日

3.png

上巳节的祓除仪式主要还是在河水中象征性的沐浴,比如洗手洗脚,先人相信流动的水会带走不祥,使人们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安。

作为节日,水边踏青、宴饮自然是少不了的,还有“浮卵”“浮枣”的习俗,指把鸡蛋和枣投入河中令其顺水漂流。鸡蛋、枣和求子的联系直到今天仍然可以在传统婚俗中见到。《史记》中记载了简狄在沐浴时捡了玄鸟的卵食用,因此怀孕生下殷商先祖的传说,鸡蛋也是鸟卵的一种,被认为有神奇的功效。

1.png  2.png

魏晋南北朝时,上巳节固定到农历三月初三,娱乐性逐渐增加,在“浮卵”、“浮枣”的基础上,出现了“曲水流觞”的习俗。人们散开坐在弯曲的水流两侧,在水中放置酒杯,令其顺水漂动,漂到谁跟前谁就取杯饮酒或赋诗一首。

历史上最有名的“曲水流觞”会,恐怕要数永和九年(353年)会稽山阴那次了,王羲之一篇《兰亭集序》,成就千古佳话。

《兰亭集序》开头说这次聚会的目的是“修禊事也”,禊[xì] ,就是特指在水边举行的祓[fú]。不过这次聚会的巫术色彩已经淡化,现在基本只被当作是一次文人集会。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丽人行》


几百年后的唐代,上巳节最初的内涵进一步被遗忘,整个节日充满娱乐气氛。人们不止到水边嬉戏,还乘船宴饮、举办彩舟竞渡。唐代宴饮之风大盛,皇帝甚至为了有理由在某个月份举办国宴而专门设立官方节日。上巳节是唐代举办隆重宴会的“三令节”之一(其余是中和节与重阳节),宴会在首都长安的曲江举办,因此又称曲江宴。当天除了官方宴会,曲江两岸还会有许多私人宴会,可以说万众云集、盛况空前了。


赐欢仍许醉,

此会兴如何?

翰苑主恩重,

曲江春意多。

           ——白居易

《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事》


1.png  2.png

不过在上巳节旧的文化内涵失落,新的文化内涵未能填补的情况下,上巳盛况已经难以为继。两宋时,上巳虽然还是官方节日,但是受重视程度和节日氛围大不如前。它逐渐边缘化,在一些地区消失或被其他节日侵蚀,慢慢从节日变成一个时间节点的描述词。在另一些地区,节日习俗日益地方化。壮族歌圩节、侗族花炮节、黎族爱情节、白族朝山会等少数民族年轻男女对歌相会的节日都在农历三月三举办,从日期和内涵上可以看到上巳节遗留的影响。


参考资料:

张丑平.上巳、寒食、清明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刘芬芬.“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纪旭.魏晋南北朝上巳诗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袁子微.上巳节之历史变迁——以节日性质的转移为视角.天府新论.2014年:145-149

贾艳红.上巳节考论.齐鲁学刊.2015年:61-65

钟卓萤.三月上巳风俗的原始系统与逻辑展开——兼论日本曲水宴、“流雏”风俗的内在逻辑.节日研究.2020年:9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