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文房风雅——古代文人的雅室闲情”

2022-05-18


1.png

古代文人好文擅艺,文人的书房自然最是风雅。书房中的各种摆件,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共同构成了文房雅物。这些文房雅物不仅可供使用,也寄托了文人的美学追求乃至修身处世之道,留下了许多诗篇与佳话。今吴江博物馆整理馆藏古代文人之雅具,并收集古籍中相关之雅事进行展览,本期为“文房风雅——古代文人的雅室闲情”第一期,让我们一窥古代文人之精神世界。

  砚  

砚,又称砚台、砚田等,古时文人以文墨为生,以田喻砚,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北宋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称,“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惟砚而已。”

2.jpg

 端砚  宋代

 长17.3厘米 宽10.5厘米 纵高9厘米

端砚出产于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的端溪,与甘肃洮河砚、安徽歙砚和山西澄泥砚并称为“四大名砚”。宋代文人对端砚进行过专门的鉴赏与研究,如米芾的《砚史》和欧阳修的《砚谱》,对端砚均有专门的论述。

此端砚造型简练规整,呈长方形,砚身无花纹,古朴大方,色泽凝重而浑厚,是典型的宋代风格。

3.jpg

风字砚   清代

 长14.2厘米 通高4.8厘米

上宽6.5厘米 下宽19.5厘米

风字砚,因其砚面形如汉字“风”而得名,是石制砚台的传统造型之一。

此砚正面中间墨池也呈风字形,内有铭文一篇,落款“次耕铭”。砚盖正面刻“风字砚”三字并题词一篇,落款有“康熙丙子”“吴江潘耒”等字。

潘耒(lěi)(1646—1708),字次耕,又字稼堂,晚自号止止居士,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博通经史、历算、音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曾参与纂修《明史》。


 墨 盒 

墨盒亦为文人使用和赏玩的文房用品,内置丝棉,用于储存墨汁,保湿不易挥发。墨盒多为铜制,也有银、玉等各种材质,盛行于清嘉庆、道光之后。

4.jpg

 刻滕王阁序铜墨盒 
    清代

 口径12.7厘米    高4.3厘米

此件清代墨盒,铜制,圆形,整体造型规矩细致,集诗文、书法、雕刻于一体。盖上刻有书法作品——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字体精湛清秀,疏密得当。

“光绪初,京师有陈寅生之刻铜、周乐元之画鼻烟壶,均称绝技。陈之刻铜,用刀如笔,入铜极深,而底如仰瓦。所刻墨盒镇尺之属,每件需润资数金。”

——[清末]震钧《天咫偶闻》



 笔筒 笔海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笔海的功能与笔筒一致,较之笔筒,直径更长,体量更大,故称“笔海”。笔筒和笔海材质多样,笔筒以木质为主,笔海以瓷质为主,两者均以圆筒居多。

5.jpg

红木笔筒    清末      

 口径10.8厘米 底径10.3厘米 高11.6厘米

此件红木笔筒器型规整,外壁光素无纹,磨工精致,笔筒中部略有收腰,但不明显。

6.jpg

青花送李愿归盘谷序瓷笔海

清   康熙

口径7.8厘米 底径7.8厘米 高15厘米

此件笔海直口直壁,外壁书青花楷体《送李愿归盘谷序词》一篇,落“晓山主人”楷书款、“仿古传宇”篆书印款。玉璧底,底心带釉,落“大清康熙年制”款。《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赠友人李愿的一篇名文,表达了韩愈自身的不遇之叹和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康熙中期,流行将整篇诗文书写于瓷器上作为装饰,尤其多见于笔海和笔筒。通常书写的诗文篇目有《圣主得贤臣颂》《兰亭序》《赤壁赋》《醉翁亭记》《出师表》《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四景读书乐》《西湖十景》和《归去来辞》等。

笔筒铭

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


 笔 洗 

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文房用具。

7.jpg

腰形古铜笔洗

明代

高4.4厘米

此笔洗为铜制,造型古朴端庄,器身无花纹雕刻,其下有四足。

8.jpg

玉笔洗   明代

口6厘米 高5厘米 通高6.7厘米

此笔洗圆形洗膛,外壁镂雕缠枝花卉枝叶,叶脉纹理清晰。玉质细腻光润,工艺工致精美,堪称文房美物。

9.jpg

白瓷梅花笔洗

清  光绪

内口径15.7厘米  底径15.5厘米  高8.3厘米

此白瓷笔洗器型规整,腹部和口沿上的梅花纹饰和梅花枝干,堆塑而成,十分雅致,梅花枝干挺拔遒劲,花瓣分明,栩栩如生。

“(笔洗)玉者,有钵盂洗、长方洗、玉环洗,或素或花,工巧拟古。铜者,有古鏒金小洗,有青绿小盂,有小釜、小卮、匜,此五物原非笔洗,今用作洗,最佳。”

——[明]屠隆《考盘余事》


 臂  搁 

臂搁是读书写字时搁置手臂的文房用具,也称“腕枕”。臂搁可以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在写小楷时尤其能让手腕感到舒适。

10.jpg

紫檀刻松树纹臂搁

清末

长19.8厘米 宽4.5厘米

此臂搁取材紫檀精雕而成,松干遒劲挺拔,上部用浮雕的方式刻松叶,松针线条刻划精细,非常立体,器身刻有树干纹理,手法自然,宛如天生。松树有长青不老的美好寓意,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树。整器雕工精湛,非常具有欣赏价值。

11.jpg

唐云画、徐孝穆刻、曹漫之用竹臂搁  

现代

长32.2厘米 宽8厘米 

唐云(1910—1993),浙江杭州人。擅长中国画、文物鉴定。曾任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徐孝穆(1916—1998)江苏吴江人,著名篆刻家、竹刻家。曹漫之(1913-1991),山东胶东人。建国后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第一副秘书长兼民政局局长和人民政府区政指导处处长,老干部收藏家。

此臂搁上部款识:一唱雄鸡天下白。漫之属,孝穆刻,唐云画。诗句出自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主体部分寥寥数笔就将雄鸡的鸡冠、鸡尾、鸡爪等刻画得形象传神。


  印 章  

印章的出现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较为流行。印章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凭证,官方使用的印章逐渐成为一种政治权力的象征,私人使用的印章在文人的参与下逐渐成为融绘画、书法、篆刻为一体的艺术品。

12.jpg  13.jpg  14.jpg

杨澥刻寿山石白文印

清代

长2.5厘米 宽2.5厘米 高5.9厘米

杨澥(xiè)(1781-1850),一说(1781-1851后),吴江松陵人,清代著名篆刻家。原名海,字竹唐,号龙石,又号聋石、聋道人、野航逸民、吴江野老、风痹废人等。叶铭《再续印人小传》称其为“江南第一名手”。

印章呈正长方体,顶上雕瑞兽纽。印文:我书意造本无法。 边款有二:1、小凫兄翁书赠楹贴,今愧篆此奉政,真以瓦砾报珠玉也。吴江石公。2、辛丑正月廿日作并识,吴江杨澥龙石又记。白文印,也叫阴文印,印文在印章表面上呈凹陷状,蘸印泥盖在纸上后,呈红底白字,故名。


  印 盒  

印盒,亦称印奁、印色池,是盛放印泥的文房用具。传世及出土印盒有金属、陶瓷、竹木、牙角、玉石等多种材质。明代屠隆《考盘余事》说“诸玩器玉当较胜于磁,唯印色池以磁为佳,而玉亦未能胜也”,认为印盒以瓷质为最佳。

15.jpg  16.jpg

红彩狮球纹印盒

清  道光

盖口径7.8厘米 盖径8厘米 

足径7.7厘米 高4.3厘米

此印盒造型规整,呈圆形,盒盖上以釉上红彩绘狮子戏球图案,为传统的吉祥装饰纹样。狮子线条刻画细腻、绘画精湛,鬣毛与尾部的丛毛根根分明,背脊处有卷曲状毛发装饰。狮子神态、眼睛的刻画也非常细致。印盒侧面绘绣球纹,盒身和盒盖上的纹饰相连,浑然一体,非常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