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七夕漫谈

2022-08-04

1.png

现在说起七夕,立马联想到的词语大概是“浪漫”或者“爱情”了。几十年前,原本已经被冷落的传统节日七夕,以“中国情人节”的新标签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爱情元素被重点关注。不过虽然牛郎织女/牵牛织女的故事流传已久,历史上的七夕传统习俗倒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爱情元素。


两百年前吴地的乞巧风俗

七夕到来以前,市面上就会售卖一种叫“巧果”的点心。巧果是用面粉和糖做成“苎结”或是剪成各种动物的形状,然后用油炸得又香又脆。到了农历七月初七晚上,人们就在庭院或是露台摆设花果点心香烛等,礼拜牵牛星织女星,希望能变得更加心灵手巧——这就是“祈巧”,比起“爱情节”是不是更像“事业节”呢?礼拜双星后通常还会有一些娱乐性质的活动。


七月七原来还是晒书节

七夕最初直接叫七月七日,这个节早期大概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习俗是在这一天晒衣晒书。据记载当年曹操招募司马懿,司马懿称病拒绝,没想到曹操一直派人暗中监视。七月七这天,司马懿起身按照习俗晒书,就被发现是装病了。为了保命,他只好去给曹操做事。《世说新语》里还有郝隆晒书和竹林七贤之一阮咸晒衣的趣闻,都发生在七月七这天。

不过也差不多从魏晋开始,牵牛织女的故事与七月七这个日子有了联系,出现了七月七夫妻相会的情节。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到一千年前的隋唐时,七月七就全面变成了七夕,节日习俗也围绕“乞巧”展开。


比节日更古老的神话传说

目前已知最早记录牵牛、织女星名的是《诗经》里的《大东》,这首诗歌被认为早至西周,距今2700多年。那牵牛织女究竟什么时候从天上的两颗星星变成夫妻关系的?以前研究者曾经围绕汉代这个时间段展开过激烈争论,后来湖北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一下子把这个时间明确推前到秦至战国晚期。

《日书》是当时人们选择吉日的“老黄历”,在娶亲择日的部分提到了牵牛织女,大意是某某日某某日不太适合,就好比牵牛娶织女,不出三年,一定会分。呃......中意七夕的朋友们不用介意,这几个日子和后来重聚之日的七夕没有关系。

牵牛织女/牛郎织女故事在中国流传2千多年,不断发展变化,牵牛逐渐从和织女一样的星神变成了穷苦的放牛娃牛郎,原本只是在七月七下凡和汉武帝进行友好会晤的西王母,变成了故事中的大反派。想想现在的电视剧也常见类似剧情,看来大家对爱情故事的偏好很稳定啊~


这“牵牛星”不是那“牵牛星”

七夕节俗要拜双星,我们今天就在古星图上找一找双星。下面是一幅宋代天文图的局部,不看提示,能找到牵牛星在哪里吗?

3.jpg

图片来自网络,石碑现藏苏州碑刻博物馆


织女”在图上部,可是却不见“牵牛/牛郎”,下部带圈的“牛”“女”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2千年前牵牛星改过名。带圈的“牛”指的是二十八宿之一的“牛宿”,共6颗星,也叫做“牵牛”;而原来的牵牛星改称“河鼓”,“河鼓”共3颗星,中间的河鼓二就是和织女相对的牵牛。

但是改名并没有统一,民间很多地方还是管原来的牵牛叫牵牛,后来又跟着故事改叫牛郎,两千年来从工匠到书生都被绕晕过。带圈的“女”是二十八宿之一的“女宿”,又叫须女、婺女、务女,有时候也会和“织女”混淆。

牵牛=牛郎=牛=河鼓=荷鼓=黄姑——这是织女的配偶

牵牛=牛=牛宿——这是二十八宿之一

《史记·天官书》说 “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 这段话里“牵牛”指的是牛宿,河鼓大星才是七夕和织女相会的牛郎,它两边的“左右将”就是民间传说中牛郎担着的两个孩子了。

关于七夕就聊到这里吧~

1500多年前,牵牛织女故事与七月七交织,演变出七夕佳节;它不断传播,激发出诗词、戏剧、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无数作品;今天,它又作为浪漫爱情的代言,使历史悠久的七夕节再度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力。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和灵活性也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