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好焚香,通过品香赏香以达到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的境界,由此形成传承千年的“香道”,各种类型和不同用途的香具应运而生。 本期为“文房风雅——古代文人的雅室闲情”第四期香盒篇。香盒,即盛放香料的器具,又称香合、香函、香箱等。香盒形状多为扁平的圆形或方形,多以铜、瓷等制成,精致小巧,多有纹饰,摆放在书桌之上,更添一层清雅。 |
铜 器
(一)
名称 满工刻花铜香盒
年代 明
尺寸 口径7厘米
高5厘米
此香盒身底与盒盖均微凸起,圜底。腹部一圈满饰花卉和“寿”字,盒盖饰有人物,底部饰有花卉。
(二)
名称 椭圆形铜香盒
年代 清
尺寸 长径6厘米
宽径4.5厘米
高2.5厘米
此香盒为铜制,子母口,椭圆形,盖面微凸,底部圈足。通体素面无纹饰。
0炉瓶三事0
炉瓶三事,即香炉、箸瓶、香盒三物,乃焚香必备之物。焚香时,中陈香炉,一旁置一著瓶,一旁置一香盒。所焚之香并非今日成束的线香,而是香面或香条。焚香时必用钢箸与铜铲,箸瓶则为放置著铲之用,香盒则为储藏香面或香条之用。
明清时期,炉瓶三事常见于文人书桌,作为一组固定的文房清供、陈设小品。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录了书房置炉的规矩:“于日坐几上置倭台几方大者一,上置炉一;香盒大者一,置生、熟香;小者二,置沉香、香饼之类;箸瓶一。斋中不可用二炉,不可置于埃画桌上,及瓶盒对列。”
银 器
(一)
名称 如意纹银香盒
年代 宋
尺寸 口径4.5厘米
高2厘米
此银香盒为子母口,呈扁圆球体形,通体錾刻如意纹。
(二)
名称 满工花卉纹银香盒
年代 民国
尺寸 边长2.5厘米
高3.2厘米
此银香盒为八角形,平底平盖。盖、身的腹部均饰有花卉图案,底部亦饰花卉。
0香盒材质之一0
作为炉瓶三事之一的香盒,材质多种多样,有金银器、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等。两宋时期大量使用瓷盒,南宋时期出现了雕工精美的漆盒,使用到剔黑、剔红、剔犀等工艺,宋剔香盒数量珍贵,为明清后人所推崇,此外,定窑和饶窑所烧制的瓷盒也为人称赞。文震亨就对香盒的材质和纹饰作出评价:
香合以宋剔合色如珊瑚者为上,古有‘一剑环、二花草、三人物’之说,又有五色漆胎,刻法深浅,随妆露色,如红花绿叶、黄心黑石者次之。有倭盒三子、五子者,有倭撞金银片者,有果园厂大小二种,底盖各置一厂,花色不等,故以一合为贵。有内府填漆合,俱可用。小者有定窑、饶窑,蔗段、串铃二式,余不入品。尤忌描金及书金字,徽人剔漆并磁合,即宣成、嘉隆等窑,俱不可用。
瓷 器
(一)
名称 莲花纹瓷香盒
年代 宋
尺寸 口径7.5厘米
高4厘米
此瓷香盒为子母口,腹部呈弧形向下内收,饰一周莲花纹。盖面扁平,上刻有花卉纹。
(二)
名称 龙泉窑瓷香盒
年代 宋
尺寸 口径6.8厘米
高2.8厘米
此香盒为浙江龙泉窑烧造瓷器,施青釉。子母口,扁圆形,圈足。盖面鼓凸,腹部呈弧形向下内收。
0香盒材质之二0
不同材质的香盒与不同种类的香相配,彰显文人雅趣,《遵生八笺》这样说:
用剔红蔗段锡胎者,以盛黄黑香饼。法制香磁盒,用定窑或饶窑者,以盛芙蓉、万春、甜香。倭香盒三子五子者,用以盛沉、速、兰香、棋楠等香。外此香撞亦可。若游行,惟倭撞带之甚佳。
其 他 类
名称 象牙香盒
年代 民国
尺寸 口径7.2厘米
高3.3厘米
此香盒为象牙制品,呈直筒型,盖身皆扁平,盖面上有多个同心圆,通体素面无纹饰。
参考文献: [1]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 1》,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2][明]周嘉胄撰;[宋]洪刍,陈敬撰;陈云轶译注:《香典》,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 [3][明]文震亨撰:《长物志》,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 [4][明]高濂著:《遵生八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