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薛校长心爱的“黑老虎”:行书题“汉张君残碑”记立轴

2025-10-14

640.gif

今天我们来赏析一张碑刻拓片,这是薛凤昌先生心爱的藏品之一,他在右侧留下了超过800字的行书题跋。

2ae03a66-5a77-49e7-a04d-d0039c488fbd.png

拓片,业内俗称“黑老虎”,“黑”自然是讲墨色,“老虎”是形容拓片鉴别之难,稍不留神就要被“咬一口”。

拓片是金石爱好者最常收藏和交流的对象。在照相术出现前的千年岁月里,有赖于拓印技术“复刻”出的各类拓片,许多珍稀的青铜器铭文和不断风化的石刻碑碣信息才得以保存并流传。



01

拓片背后的文物故事

这块残碑是上世纪初,大概1900或1901年的时候,在河南郑州以北的汲县(一说修武县)出土的一块墓碑。可能出土时就断裂成4块或更多,拓片上的是其中最大的一块。

残碑辗转留存到今天的共有2块,都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流传至今的拓片则包含了3块碎片的内容。可惜的是,涉及墓主人名、字和生卒年份的内容全部缺失了。

652b99a3-5159-49df-aa5a-05547a5704f8.png

3片残碑拓片的掇合,马子云《关于<汉池阳令张君碑>残碑》



02

围绕残碑年代的考察

最早收藏并记录这块残碑的是托忒克·端方(号陶斋),他是一位金石收藏大家,同时也是晚清重臣。光绪二十九年(1903)排印的《陶斋藏石目》里把这块碑命名为“征羌侯张君断碑”,时代定为“魏”。这可能是受到近代金石泰斗吴士鉴观点的影响。

薛凤昌题写在拓片右侧的文字,主要内容就是梳理史料、逐一评估墓主身份的几个选项,得出此碑年代应为东汉的结论。

7c354b68-fd56-47cb-93c1-d2d25d37ff3a.png



03

拓片的上一位收藏者

b97368a9-f042-46fc-b16a-56f02a48f963.png

拓片底部的题跋是浙江秀水的近代文人画家金蓉镜所留,落款甲辰四月廿六日,也就是1904年,比薛凤昌的落款“我生第一甲戌仲秋”整整早了30年。从这两个落款时间看,这幅拓片大概是在金蓉镜过世后流出,后被薛凤昌发现并收藏。


035bf1a7-1223-4a9a-83fd-8041c0d2e6d3.png

 基本信息  

行书题“汉张君残碑”记立轴    

苏州湾博物馆藏

作者  [近代]薛凤昌、金蓉镜

类别  纸本

尺寸  110.9×58厘米

钤印  邃汉斋所得石墨(白) 公侠珍藏(白)

邃汉斋主心赏(白) 凤昌过眼(白)

邃汉斋金石图书台(白)

金可(朱)  闇伯读碑记(朱)

金蓉镜(1855-1929),字学范,号殿臣,又作甸丞,晚号香严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市秀洲区)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工部主事。历任湖南郴州直隶州知州、靖州直隶州知州、永顺府永顺县知县等职。



  释文一  

4efe6413-829d-4483-bcc0-9572e0c07ffe.png



  释文二  

此石近出河南汲县,《陶斋藏石目》定为魏石,后李文石据曹子丹题名有西乡侯张缉也,然《魏志》张缉袭西乡侯在文帝之世。先,有张既小子翁归爵关内侯,不闻有兄,或史文漏叙与?揭为征羌侯碑则误,张由斥章换征羌令耳,碑云“崇保障之治,违勿剗之化”,用令长故实可见。步骘传注吴录曰:征羌名矫,尝为征羌令。可为此征羌作一证。碑中引据经义“侉比”即“夸毗”之异文,“勿剗”即“勿剪”之异文。王感莼之说极确。甲辰四月廿六日书栅(衍字)于东栅舟中,秀水金蓉镜记。



  释文三  

汉张君残碑

是碑上截及左方断缺,皆姓字年月皆不具,惟碑文有张仲“兴周室”暨“纉(缵)乃祖服”云云,其为张氏无疑。又云“西乡矦(侯)之兄、冀州刺史之考”也。攷(考)刺冀州者,氏张之人无可考,而张之为西乡侯者,在后汉则有张敬(延熹二年[159年]八月封,见钱大昭《后汉书补表》,范史鎦[刘]瑜传则作“亭侯”),在魏则有张既及既子缉,在蜀则有张嶷之子瑛,瑛则为嶷长子,安得有兄,且所历官如厈(厂换广)□、征羌、池□皆非蜀之疆城,则碑所云之西乡侯不为瑛也可知。

若曰缉也,缉袭既爵,当亦长子。传于黄初四年(223年)既薨之后,诏赐小子翁归爵关内侯,则缉为长子的无疑义。是碑所云之西乡侯不为缉也更可知。

至张既,则端陶斋与吴士鉴一再考订(详见《陶斋藏石记》)、同然一辞,其主张之家有力者则以任官,所之皆属魏疆,盖厈(厂换广)□不为魏郡之厈(厂换广)邱即为钜鹿郡之厈(厂换广)章,而池□当为左冯翊之池阳,固在曹魏版图,然夷陵(陆逊抗蜀屯兵夷陵守峡口,至黄武元年[222年]改名西陵)征羌(见吴志步骘传)俱属孙吴,不尽属魏,安有一人历官忽魏忽吴?陶斋亦知此说为不安迺(乃)谓既之受知曹氏虽垂卅载而官于魏者寔(实)仅四年,兄年当高于既,所任令长必在东汉之季,况所谓夷陵征羌池池阳厈(厂换广)邱或厈(厂换广)章者皆系汉县,不必问其为魏为吴也。说固甚辩,不知既传于兄之有无略未之及,而传注引《魏略》谓既世单、家富,苟有历仕令长者为之兄亦不得谓为“世单”。是碑所云之西乡侯亦不必属之张既也。

若张敬之封,蚤(早)在汉桓,所书各地又尽在汉县,转无魏吴之拘牵。惟敬事不详,其兄之有无不可知,则与张既无二致也。语曰“无征不信”,既无明征,庸敢武断而以所历各令长言之。

则在东汉无疑,故从古人阙疑之义,题曰“汉张君残碑”,正不得以隶体之峻整遽定为魏石也。碑云“换厈(厂换广)□ 复换征羌”复曰“帝简其庸迁池□ ”则“换”如后世之互调,“迁”则迁擢意。“换”与“迁”之不同厥义甚明,吴跋谓以换代迁何其疏欤!故补正之如右云。我生第一甲戌仲秋癸未朔,薛凤昌题于邃汉斋。




参考:

1.马子云.关于《汉池阳令张君碑》残碑.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01)

2.郭玉海.池阳令张君残碑.紫禁城,2024,(01)



1748581912347.png

1748581929243.png